上海衡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

新闻资讯

Rhesca 5200TN 可焊性测试仪原理是什么?技术科普

2025-08-04

        在电子制造领域,元器件的可焊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可靠性。Rhesca 5200TN 作为行业标杆级的可焊性测试仪,其核心原理建立在 “润湿平衡法” 这一国际通用标准之上,通过科学量化的方式,将传统依赖经验的焊接质量评估转化为精准可控的数字指标。​

一、润湿平衡法:可焊性测试的底层逻辑​

        金属表面与熔融焊料的相互作用,本质是一个 “润湿 - 铺展” 的物理化学过程。当焊料接触金属表面时,若表面洁净且材质兼容,焊料会迅速铺展并形成稳定结合;反之则会出现缩锡、虚焊等问题。Rhesca 5200TN 的核心原理,就是通过测量这一过程中的 “润湿力变化”,来判定可焊性等级。​

        具体来说,设备将测试样品(如元器件引脚、PCB 焊盘)固定在高精度力学传感器上,按设定速度(0.5-5mm/s 可调)浸入恒温熔融焊锡槽。此时,焊料对样品的作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:初始接触时的表面张力形成 “向下的拉力”,随着润湿展开,力值逐渐转为 “向上的浮力”,最终达到平衡状态。传感器以 0.01 秒的间隔记录力值变化,生成一条完整的 “润湿曲线”—— 曲线的斜率、峰值、平衡时间等参数,直接反映了可焊性优劣。​

        例如,优质可焊性的样品会呈现 “快速力值反转”(从负到正的时间<1 秒),而氧化严重的样品可能始终处于负力值区域,表明焊料无法有效润湿。​

二、关键技术:让 “微观过程” 可视化​

        为实现精准测量,Rhesca 5200TN 集成了多项核心技术,确保对微观润湿过程的捕捉无偏差。​

1. 高精度力学传感系统​

        设备搭载的微量电子天平分辨率达 0.003mN,相当于能感知一根头发丝 1/100 的重量变化。这使得即使是 0.1mm 的超细引脚,其与焊料的微弱作用力也能被精准捕捉。配合磁悬浮减震结构,可有效过滤车间环境振动(≤1Hz)对测量的干扰,确保数据稳定性。​

2. 恒温焊锡槽与气氛控制​

        焊锡温度直接影响其流动性与活性,Rhesca 5200TN可焊性测试仪 采用红外加热 + PID 闭环控制,将焊锡槽温度稳定在 ±0.5℃范围内(245℃标准工况下)。更关键的是,设备可选配氮气保护系统 —— 当测试易氧化的无铅焊料时,氮气氛围能隔绝空气,避免焊锡表面形成氧化膜影响测试结果,这一设计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。​

3. 动态过程的量化解析​

        设备并非简单记录力值,而是通过算法将曲线转化为 6 项核心指标:零交叉时间(力值由负转正的时刻,反映润湿速度)、最大润湿力(焊料铺展的峰值强度)、平衡润湿力(稳定状态下的结合力)等。这些指标对应 IPC-A-610、J-STD-002 等国际标准中的分级要求,实现 “测试即合规” 的自动化判定。​

三、与传统方法的本质区别​

         传统可焊性测试依赖 “目视检查” 或 “浸焊后拉力测试”,存在明显局限:前者受主观经验影响大,后者属于破坏性测试且无法追溯过程。Rhesca 5200TN 的优势在于 “非破坏性” 与 “过程量化”:​

测试样品可重复使用,尤其适合昂贵的芯片级元器件;​

        通过曲线分析能定位问题根源 —— 例如,零交叉时间过长可能是氧化问题,而最大润湿力不足则可能是焊料活性不够;​

        数据可直接对接 MES 系统,形成质量追溯链条,满足汽车电子 IATF 16949 等严苛标准。​

四、实际应用中的原理落地​

        在汽车电子 ECU 生产中,Rhesca 5200TN可焊性测试仪 的测试原理直接解决了 “隐性缺陷” 问题。某车企曾发现,部分 PCB 板在高温老化后出现通讯故障,追溯发现是某批次引脚的润湿平衡时间超标(>3 秒),虽目视焊接完好,但长期使用后会因结合力不足导致接触电阻增大。通过设备对每批次元器件的 100% 抽样测试,此类问题可提前拦截。​

         而在半导体封装领域,对于 BGA 焊球的可焊性测试,设备通过 “阶梯升温法” 模拟回流焊的温度曲线,测量不同温区的润湿力变化,精准匹配实际生产工艺,避免因测试条件与工况不符导致的误判。​

         Rhesca 5200TN 的原理核心,是将 “看不见的可焊性” 转化为 “看得见的数字曲线”。这种基于物理规律的量化方法,不仅提升了测试效率,更让电子制造的质量管控从 “事后检测” 升级为 “事前预防”,这也是其成为高端制造领域标配设备的根本原因。

        上海衡鹏集团是日本Rhesca中国总代理,其代理产品包括Rhesca可焊性测试仪等多种产品。保证日本原装进口、现货直发,并且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支持。想了解更多信息,可扫右侧微信二维码或拨打150-2686-5822,与负责人直接沟通。